每位同济建筑保研、考研的同学,都会在考试前选择自身理想的导师。那么在找导师前,我们要对导师的方向做个大体的了解。《同济导师介绍系列》旨在为同学们了解、挑选心仪的导师提供资料与参考,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江 · 同济四院掌门人 · 校园医疗建筑职业选手 · 建筑规划设计大师兼传媒者 · 立敏,简称江立敏老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筑设计四院院长,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主持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医院与养老建筑学术联盟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校园规划设计领军人物,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养老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消防评审专家库专家,长三角“联盟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21年工程勘测考察建筑规划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组评审专家。
招生人数:1-2人,江老师因为项目比较多,招生人数较少,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
《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编著:江立敏,王涤非,潘朝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字数:300千字,出版年份:2021年
《校园建筑与环境疫情防控手册》,编著:邬国强,江立敏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字数:129千字,出版年份:2020年
《新时代基础教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编著:江立敏,刘灵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字数:747千字,出版年份:2019年
《优秀医疗建筑作品集》,编著:江立敏,等,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字数:488千字,出版年份:2019年
建筑设计资料集6》的福利资料章节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年6月
本书中众多名闻遐迩、生动有趣的高校案例、精辟经典的理论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的方向总结,理应及时快速且无私地分享传递给教育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高校基建从业人员和设计师们,故此,编撰组策划此次讲座活动,希望本书内容的宣讲能够为高校基建行业工作者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带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睿智方案。
《新时代基础教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TJAD建筑工程设计技术导则丛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基础教育建筑规划设计的设计流程、功能设施、机电设施、技术措施等。并且介绍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与其他兄弟院设计的相关案例。可供建筑及相关专业设计师;学校经营者和管理者;各类办学者,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和民办学校出资方等参考。
汪曾祺纪念馆文化特色街区位于京杭大运河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江苏省高邮市。基地地处高邮古城风貌区,大运河从城西穿流而过。基地周边的老街和巷弄,纵横交错,致密甚至有些拥挤的尺度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中朴实而鲜活的烟火气息。
基地东侧有几颗大树被保留,西侧有清代老宅和汪曾祺故居需要保留修缮,北侧的人民路,向西一直通到大运河,向东可达著名的文游台(北宋词人秦少游纪念地),人民路的沿街商铺承载着汪老儿时的记忆,他的很多文学创作,都源于运河以及这片由水网联系的古城。
纪念馆采用非对称平面,将七个记忆的盒子叠放在一层基座上。串联出了纪念性空间的叙事性,也带来空间的序列和体验节奏的变化。一层基座由纵横交错的片墙与二层相对规整的盒子布局形成了对比,共同形成整体的空间韵律。
作为平地而起的城市新区,缺乏城市历史文脉和空间特色往往是建筑师所需要面对的难题。
挖掘场所基因:设计灵感来源于建筑师在现场踏勘时与基地水岸边所见的悠悠白鹭,而中央公园恰巧亦以白鹭为主题。文化中心坐落于一方静水之上,建筑南侧连续通透的折面幕墙向湖面打开,幕墙玻璃采用丝网印刷形成飞扬的“羽翼”形式,犹如张开的双翅;建筑整体轮廓起伏、灵动飘逸,传神地抽象出一幅“白鸟悠悠云自去”的生动画卷。
融合地域印象:文化中心的天际线由若干连续舒展的弧线构成,随着人的视线移动而形成步移景异、一直在变化的丰富天际线效果。而连绵起伏的屋顶曲线正是江南传统聚落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飞檐反宇在更加灵动轻盈的江南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故而设计过程在现代简练的同时又融合了江南传统文脉的印象。
汪曾祺纪念馆特色文化街区,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一等奖、2023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2021白玉兰照明奖——室内工程设计奖金奖、获2021年度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获2021年度A’Design Award银奖、获2021年度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工程设计奖二等奖、获2020年中国建筑奖WA城市贡献奖入围奖
南通开发区公共文化中心项目,获2023年度教育部建筑规划设计一等奖、2021年度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获2021年度美国照明工程学会(IES)照明奖、获2021年度A’Design Award银奖、获2021年度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工程设计奖二等奖、获2021白玉兰照明奖——室外工程设计奖金奖
碧道之环-茅州河水文教育展示馆项目,获2021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获2020年中国建筑奖WA技术进步奖入围奖
双河镇九年义务学校灾后重建项目,获2023年度教育部传统建筑一等奖、获2022-2023年度“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评选中荣获校园建筑设计金奖、获2021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嘉兴火车站宣公弄区域提升改造项目,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评选项目(传统建筑)一等奖、获2023年中国建筑奖WA城市贡献奖优胜奖
新建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长白山站站房及相关工程,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三等奖
渡江战役纪念馆,获2006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总体设计—衢州高铁新城智慧产业园(四期)项目总体设计,获2023年度教育部规划设计三等奖
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衢州高铁新城智慧产业园(四期)项目),获2023年度教育部建筑规划设计一等奖、获2021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获2023年中国建筑奖WA居住贡献奖入围奖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教学区(衢州高铁新城智慧产业园(四期)项目ABCDE楼),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三等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生活区,获2023年度教育部住宅与居住小区一等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图书教育中心,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二等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体育馆,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三等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生活体育区,获2022-2023年度“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评选中荣获校园总体规划设计金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公共连廊,获2022-2023年度“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评选中荣获校园景观环境设计金奖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获2023年度教育部规划设计三等奖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学习综合体,获2020年度青岛市城乡规划协会青岛市优秀建筑设计奖二等奖
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获2022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图文信息中心,获2023年度教育部建筑设计二等奖
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中央院系区,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二等奖、2022-2023年度“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评选中荣获校园建筑规划设计银奖、获2017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项目,获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基于疫情安全防控的校园建筑及环境研究与应用,获2020年度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校园总体设计,获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规划设计二等奖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双元工程学院文体中心,获2019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单体设计,其中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文科综合楼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应用技术研究院一期建设项目,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项目三等奖
松江区泗泾镇SJSB0003单元05-04号地块商品房项目,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评选项目(住宅与居住小区)二等奖
芜湖市金融服务区项目,获2015年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上海市配套商品房青浦区华新镇新选址基地5号地块(瑞和锦庭),获2014年上海市优秀住宅设计二等奖
南通高新区科技之窗项目,获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
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大厦及综合办公楼,获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3年度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奖”二等奖
上海市国棉二厂地块旧区改造项目,获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设计一等奖
上海浅水湾恺悦办公商业综合体(国棉二厂地块旧区改造项目之西侧公建),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一等奖、201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奖公建二等奖
上海漕河泾万丽酒店(漕河泾开发区新建酒店、西区W19-1地块商品房),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一等奖
上海江桥二号地块,获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双节双优住宅方案竞赛金奖)(获2008年上海市优秀居住小区设计二等奖
上海新时代花园(二~四组团),获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小区设计一等奖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医院及藏医院,获2022年CHCC医院建设奖第七届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获2022年第三届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建设设计竞赛一等奖(方案设计)、获2021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肿瘤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获2020年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奖一等奖
1.《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楼》,建筑学报,ISSN:0529-1399,2006年3月,第一作者
3.《寻求个性的存在----安徽大学体育馆设计思考》,《凿牖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五十周年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10273-O,2008年10月,第一作者
8.《意象、原形、展示——北京十一学校崂山分校设计》,时代建筑,CN:31-1359/TU,ISSN:1005-684X,2019年11月(2019年06期),第一作者
14.《归隐自然碧道之环——深圳茅洲河水文教育展示馆》,时代建筑,CN:31-1359/TU,ISSN:1005-684X,2020年11月15日(2021年01期),第一作者
15.《大学校园空间进化的四个维度面向未来的整体观建构》,时代建筑,CN:31-1359/TU,ISSN:1005-684X,2021-2(2021年1月15日),第一作者
19.《时空层叠,场所重塑——基于多要素整合设计的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更新策略》,时代建筑,CN:31-1359/TU,ISSN:1005-684X,2021-6,通讯作者
20.《场所基因视角下的新兴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计方法探索--以南通公共文化中心为例》,时代建筑,CN:31-1359/TU,ISSN:1005-684X,2021-4 ,第一作者
26.《建筑设计综合工程咨询中的研究与设计互动》,时代建筑,2022第04期,第一作者
27.《韧性校园规划的议题与框架》,建筑技艺,2022第09期,第一作者
28.《韧性校园应对疫情影响的复合化解决策略——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学生生活社区为例》,建筑技艺,2022第09期,通信作者
29.《一次关于“建筑漫步”的实践———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 ( 衢州 ) 生活中心设计》,建筑学报,2023第03期,第一作者
31.对《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部分条文目标偏移的回正建议,新建筑,2023第03期,通信作者
32.《细部的诗意——汪曾祺纪念馆细部设计》,建筑细部,2023第06期,第一作者
33.《面向未来的学生生活社区——基于上海市属公办高校学生宿舍改造提升计划的思考》,住宅科技,2023第10期,通信作者
34.《基于“低影响”视角的营造策略与实践——双河镇九年制义务学校震后修复与再生》,时代建筑,2023第05期,通信作者
平台:《明珠会客厅》是由广州南沙明珠湾管理局公众号推出的行业名家访谈类栏目。
平台: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主办,国土空间碳中和战略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承办的《珞珈城乡讲坛(122期)》
平台: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协办,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旧地焕新的城市化探索暨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获得者交流会》
讲座名称:“更新-更兴-更馨”—— 城市更新语境下医院改扩建设计的三个维度
平台:由中国建筑学会、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3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
平台:由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历史保护(传统)建筑设计分会举办的《2022年度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历史保护(传统)建筑设计分会获奖作品交流会》
平台:由世界建筑科学技术创新智库、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AIA美国建筑师协会、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AECOM联合主办的《2021 WATIC世界建筑科学技术创新大会》
平台:由亚洲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建筑学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奉贤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以“共享·更新”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平台: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校分会主办的《第三届医院养老建筑规划设计创新论坛》
平台:WAFC世界建筑节·中国举办的 “论·建”学术分享会第二期《建筑叙事》
平台:由德国包豪斯大学授权德国新包豪斯设计精英大师协会(NBEV,New Bauhaus Elite Association of Design Masters;德国包豪斯大学授权官方学术机构)主办的《2021包豪斯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国际论坛》
平台:由BEED Asia必达亚洲主办的《BEED 2021第十三届亚洲学校建设大会、BEED EXPO第十三届亚洲学校建设及设施展览会》
平台: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医院与养老建筑学术联盟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的《第二届医院养老建筑规划设计创新论坛》
平台: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的《第五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理性规划融合感性设计》
平台: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平台: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医院与养老建筑学术联盟主办的《2019医疗建筑设计创新论坛》
平台: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国际研讨会》
平台:由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专题培训》
平台: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建筑原创设计论坛暨作品展》
平台:由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
平台:《建筑实践》公众号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期刊,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刊
同济设计集团科研基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园规划及设计问题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8KY08,2018/04-2019/10,主持
同济设计集团科研基金,《基础教育建筑设计导则》,课题编号:JSBZ-17-01,2017/02-2018/12,主持
同济设计集团科研基金,《中小学设计规范修订的适用性研究》,课题编号:2020J-JZ07,2020/08-2021/08,主持
《基于疫情安全防控的校园建筑及环境研究与应用》,主持,获2020年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三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1年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工程获2021年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第二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优秀设计项目第二名
2020年基于疫情安全防控的校园建筑及环境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上海市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宜宾市翠屏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获2019年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19年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校园总体设计获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规划设计二等奖
2019年南通高新区科技之窗项目获2019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
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江分院获2017年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13年上海浅水湾凯悦办公商业综合体项目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2013年上海漕河泾万丽酒店(漕河泾开发区新建酒店、西区W19-1地块商品房)项目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2012年上海市国棉二厂地块旧区改造项目获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