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中国长期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一刻——由南京鑫欣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行、华鑫证券管理的“华鑫-鑫欣-数据资产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深交所无异议函,成为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贴标ABS。这一总规模5亿元的金融创新,不仅标志着数据要素首次以独立基础资产身份登陆长期资金市场,更揭示了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这一新兴职业的广阔前景。
随着数据资产证券化破局,企业对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已有55家上市公司、228家非上市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然而,传统会计框架难以覆盖数据资产的权属登记、场景化估值及合规审计等特别的条件。以本次专项计划为例,底层资产构建需依赖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意见和评估机构的动态估值模型,而合规审查则需法律与会计交叉知识。这种复杂性使得既懂会计准则又掌握数据要素特性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稀缺资源。
这一考试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人才评价。从宏观视角看,标准化的人才教育培训将加速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进程。例如,首单ABS项目中暴露的权属互认、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需通过行业共识解决。而具备DACPA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会计处理一致性,为长期资金市场提供可比性强的财务信息。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通过内部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可降低数据资产证券化的合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国家数据局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交易规模已突破1600亿元,未来将催生万亿级市场。首单5亿元ABS虽是小切口,却为市场释放了关键信号:数据要素的资本化潜力需要专业化会计体系支撑。无论是企业实现数据资源“入表”后的财务报表优化,还是参与证券化时的资产定价公允性证明,均依赖数据资产入表会计的关键桥梁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数据要素×长期资金市场”试点展开,具备DACPA资质的从业人员将成为企业争夺的核心资源。这一职业不仅关乎个体职业发展跃迁,更是激活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服务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基础设施。当更多专业人才投身这一领域时,“数据二十条”提出的“原始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等原则将在会计实践中找到落地支点,最终实现要素价值与金融创新的良性循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